第126章粉饰太平,提振士气-《绝命皇太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广平公主插嘴道。
    她们年轻贵妇,是终晋社会新时尚的代表,她们没有像前辈人那么的‘清雅’,而讲究雅俗共赏。
    “哎哟,凤飞台的后台,不就是赵王嘛?临春阁的后台是曹三公子,至于红涧坊的后台,传闻好像是…”
    襄国公主快人快语,说到后面她瞥了五夫人萧玉茹一眼,就戛然而止。
    她的夫君赵敏,是刚上台的军堂屯卫大将军,负责整个帝国军情,兼京师侦保,跟纪洪的暗卫是一明一暗。
    这些秘密他自然掌握得一清二楚。
    兰陵公主听罢看向曹飞燕,愤慨道:
    “皇后娘娘,这赵王在宫外搞得太过火了,父皇龙体欠佳,您得管一管了。”
    “赵王的父皇尚在,还有监国太子,长兄为父嘛,本宫一个妇道人家,哪管得了这种事。”
    曹飞燕随即笑容一敛,愠色道:
    “你们不嫌烦吗?这男人们的事,咱们妇道人家少打听,少插嘴,管好自己分内之事。”
    画舫里叽叽喳喳的就是三位皇家公主,一副高高在上的得瑟样。
    再看曹府那几个主妇,低头陪笑不吭声。
    她们是她的娘家人,凭什么低人一等。
    曹飞燕实在看不下去,才开口呵斥。
    曹府五夫人萧玉茹见状,连忙岔开道:
    “据说这次晚会诗歌比赛,是有郭府三小姐和咱家三公子出面组阁,专门请来评审团评判打分,有甲乙丙三个等级,获甲者就是魁星。”
    “我家那位只是陪衬,主要是郭三小姐在主导这场评审。”曹砚秋夫人解释道。
    自从上次望春阁事件之后,曹砚秋被曹其昌一顿训斥,并约法三章,不准他再在京师大张旗鼓,招摇过市。
    所以,京师文人诗歌会推举郭三小姐出面组阁,因为她是未来的太子妃,人品和号召力没得说。
    郭秀娘呢,她本来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。
    因为在仲秋前夜,得到皇太子的承诺,所以,这次重阳节诗歌赛组阁,她并没有推辞,还力邀曹三公子一起参与。
    这种离奇行为,外人看不懂,恐怕只有太子爷能懂。
    见萧玉茹提到郭三小姐,曹飞燕和曹飞兰两人的表情,出奇的一致。
    都是黯然失色。
    湖面的中心地带,除了皇后娘娘这艘画舫,还有几艘巨型画舫,非常的华贵气派。
    里面坐着的大都是京城内身份高贵之人。
    当然,多以年轻人为主,上了年纪的大臣,像曹其昌之流,都在府上走动,相互拜访。
    元智一身蟒袍玉带的太子常服,坐在巨型画舫的楼阁内,品茶聊天。
    他周围一群足有三十余人,大家坐而论道,谈古论今,吟诗作词。
    这里面除了他的亲信大臣,如徐辛春,史申义,魏长进,还有新面孔的马飞海,苏哲思等大员。
    孔学思这样的大儒学者,三省六部院寺的三品以上官员,瀚林院学士等,自然也在。
    在这里,元智放得很开,他积极参与谈古论今,吟诗等活动。
    这些内容,当然是他从后世“抄袭”来的。
    像宋代的苏轼,辛弃疾,李清照等诗词名家,有关重阳节的佳作,元智信手拈来,博得满堂喝彩。
    太子为什么热衷于抛头露面,支持民间庆典活动呢?
    自有他的想法。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