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九章 仿佛-《修仙从成为转生者开始》
第(2/3)页
对方的目的,一直和苏叶的幽冥、轮回一样。并不是针对某个个体,而是遵循一个“大神圣”引发的一系列“天道”。
所以,对方的目的,是王舆,是提和竭罗,是摩醯首罗、阿弥陀佛这般大神圣。
再不济,也得是拥有普度众生之恒心毅力的光目、莲花目等人。
不过。
这,也很显然是一种“太上忘情”的表现。
苏叶知道灵宝天尊以及三清的打算。
他们的目的,仅仅是山海世界中王舆的“大同道”。而当大同道完全归于封神榜以后,山海世界本身,就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。
届时,一切与大同道无关的生灵,或许……都将会覆灭。
而且苏叶也注意到了。
虽然,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混杂,大同道的存在,全部得到了复生。但是,薪火道与造化道,那钟山四弟子,却在尘世中并无踪迹。
这也就是说,三清在有意识地屏蔽薪火道和造化道。
当然了,这也是很正常的。薪火道,并不是一种影响世界的天道。而且烛龙也不仅仅在山海世界,烛龙早在很久以前,就离开了山海世界。
相信在某个诸天万界中,类似薪火道的存在,依然会存在。
而造化道,就更不用说了。造化道乃是自然之道。诸天万界,都有“自然”这种东西。
如果非要摄取的话,也很难摄取。仅仅是将钟山四弟子或将他们延续下去的“忘心”等道摄取,显然达不到“造化道”的深度。
非要说的话,也只能从“老者”的身上入手。当然,最终三清的选择是,暂时放弃造化道,将目光放在大同道之上。
在苏叶观察的这段岁月中,他多次也曾去寻找王舆。
不过,如今的王舆,虽然始终被诸子百家环绕。但是他却并不是作为一个“人”存在,而是作为一个“圣”。一种“道法”的具现。
王舆也无力去改变“劫”,因为“劫”乃是一种类似大势的力量。
苏叶在面对王舆时,对他身处的境地,也甚为同情。
王舆自然也是苦笑:“想不到,世间竟会有一种力量,可以忽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将一切发生的变革都汇聚在一起。那三清三位大神圣,果然非同小可。诸天万界之外,不愧人外有人。”
苏叶叹了口气:
“至少,三清并不是要将大同道困缚在一个时间的夹缝中。他们的目的,只是为了将大同道完全摄取到封神榜中。等到他们的目的达成,夫子也总算是有了一个归宿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