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本感言-《雪烈屯的儿女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从食物链中端爬到顶端,还有土匪、马匪、军阀……

    闯关东,不是谁都有胆量的。

    所以不要抹黑东北人,诋毁东北人的拼搏。

    零下二三十度甚至四十多度的天气里,他们在露天的市场上,捂着个棉被,点个小煤灯,卖菜卖肉。你家冰箱冷冻层多少度,你查查。谁懒啊,谁不能吃苦啊?

    不过我这样说,千万别被吓得不敢来了,只要是在不露天的地方,东北都有暖气,屋里零上二三十度,可暖和了,除非你喝多了出去躺在马路上睡着了,否则冻不死人。

    我书中除了描写闯关东的内容,还有东北民俗的融合。

    萨哈连满语,翻译成汉语上是“黑”,原型是我的家乡哈尔滨,哈尔滨是女真语“阿勒锦”的音译,之所以叫女真,不说满语,是因为满是后来清入关以后改女真为满清的,阿勒锦在那之前地名就确定下来了。

    哈尔滨是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城市,它原本只是个小渔村,因为中东铁路经过这里,沙俄的列车载来好多的欧洲人定居工作在这里,才发展成为“东方小巴黎”、“东方莫斯科”。

    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,三十万人里有十几万的外国人。

    它真的是一座美丽又包容的城市,建筑风格多元化,汇集了欧洲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风格、17世纪的巴洛克风格、18世纪的折衷主义艺术风格和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风格。

    饮食方面,满族的杀猪菜、粘食(如粘豆包、沙琪玛)等逐渐被汉族接受,鲁菜在这里广受爱戴,俄餐也在这里有了一席之地,再加上其他渔猎民族的饮食融合,形成了龙江菜。

    其他文化方面也毋庸赘言,哈尔滨至今还是世界六大音乐之都之一。

    哈工大的前身为中俄工业学校,现在是世界一流学校,智能机器人、航天航空技术都是国内顶尖。
    第(2/3)页